对话动机 近年来,关于环境保护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要求日趋明确,在这样的法律支持下,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开发了数据平台“蔚蓝地图”APP,通过这款APP,可以对空气、废气源、水质、废水流等进行监测,同时,公众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举报监督。以某污染企业为例,既可以看到当前的监测值,也可以查阅历史排放数据。这也成为新媒体参与环保信息公开的一个例子。围绕环保信息公开公众参与、新媒体对公众参与的作用等问题,《法制日报》记者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展开了对话。对话人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马军《法制日报》记者 杜晓 一、新媒体互动性作用不小 记者:“蔚蓝地图”APP上线运行已有一段时间,在你看来,运用信息技术、新媒体推动环保工作有哪些好处? 马军:运用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可以有力推动环境保护工作,因为这是一种全新的方式,尤其是与移动互联网结合后,可以非常便捷地传播环保信息,让公众充分了解环保工作。新媒体最大的特点是互动性,这就和以往单向度的传播不一样。这种带有互动性的传播,实际上为公众参与环保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。 过去,人们反映一些环保问题,很多都是通过举报的方式,比如写信、打电话。后来又建立了环保网站,便于人们反映相关问题。不过,这些方式基本上还是属于单向度的,互动性比较少。一旦得不到满意回应,公众很难有继续提出意见的空间,也就是说,很难和环保部门产生及时的沟通和互...
发布时间:
2016
-
12
-
08
浏览次数:12